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创新物业管理模式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从“忧居”到“优居”,从“生计难”到“家门口就业”,贵州易地搬迁群众正经历着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贵州在“搬得出”的基础上,聚焦“稳得住、能致富”目标,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资源整合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新家园,迈向新生活。

党建引领,构建物业管理新体系

“以前住山沟,水电坏了没人管;现在社区有物业,一个电话就上门!”在黔南州龙里县奋进社区,搬迁户罗顺培既是居民,也是社区物业公司的专职电工。他的身份转变,正是贵州以党建引领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的缩影。

贵州搬迁192万人,超大型社区的治理成为难题。2022年,贵州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基层党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物业管理体系。

为此,龙里县奋进社区成立“聚兴劳务公司”,由社区干部兼任管理人员,吸纳搬迁群众担任保安、保洁等岗位,形成“社区办物业”模式;贵阳市开阳县东湖社区则成立“聚兴惠民服务公司”,通过细化13个包保片区、建立考核机制,实现安置区管理透明化、服务专业化。

社区党支部成为社区物业管理的“主心骨”。

“大事小情商量办,个个都是参与者。”施秉县城关镇飞凤社区11栋1单元组长刘云英诉说着居民小组自管带来的变化,也是该社区推进物业服务管理的关键一环。

飞凤社区推行“党支部主管+业主委员会协管+居民小组自管”三级管理体系,党支部统筹监督,业委会负责公共区域维护,居民小组自管楼栋事务,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的高效治理格局。

群众参与,共筑社区治理新格局

物业管理不仅是“服务”,更是“共建”。在贵州各搬迁社区,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

“保洁员待遇由居民竞价决定,费用支出全公开!”飞凤社区居民刘云英作为楼栋组长,亲历了物业费标准的协商过程。社区通过召开20余场居民小组会,最终确定电梯房每户每月50元、步梯房20元的收费标准,并通过门面租金收益进行补贴,实现“群众定价、透明管理”。

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着力解决“关键小事”。开阳县安置区设置意见箱和监督公示栏,物业收支情况“晒在阳光下”;毕节市柏杨林街道通过“院坝协商会”,让居民自主决策公共设施维护方案。

群众参与更带动就业增收。龙里县奋进社区4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纳入物业统一管理,保安、保洁等岗位优先聘用搬迁群众;开阳县聚兴惠民公司26名员工中,21人为搬迁户,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115。飞凤搬迁户聂治菊在飞凤社区担任楼栋保洁员后感慨:“自己打扫卫生更放心,还能领工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资源盘活,拓宽资金保障新路径

物业管理可持续,资金保障是关键。贵州通过盘活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创新补贴机制,破解“收费难”“运营难”问题,为物业服务注入“活水”。

在毕节市金银山街道得到进一步升级。当地成立全省首家纯集体性质的物业公司,将5000平方米就业帮扶车间、社区广场等资产纳入统一运营,年收益达637万元。收益不仅覆盖物业管理成本,还投入社区绿化、文化设施改造,并新增500个就近就业岗位。搬迁户杨艳正是受益者之一:“以前担心交不起物业费,现在社区用门面租金补贴,我还能在帮扶车间做苗绣,每月多挣3000元!”

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的聚兴惠民服务公司通过承接和盘活安置区现有的停车场、安置点标准厂房、小区门面、承接周边垃圾清理等举措,有效管理经营性资产,搬迁群众王大姐对此深有感触:“我负责停车场管理,月工资2800元,社区环境还有人维护,再不用为‘谁掏钱’扯皮了。”

如今,走进贵州搬迁社区,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整洁的楼栋间,保洁员忙碌清扫;物业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问题;就业帮扶车间内,搬迁群众手指翻飞缝制棒球……这些画面,勾勒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生动图景。贵州正用创新与实干,书写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精彩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潘佳本

三审 刘皓

相关文章

潍坊寿光市“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乡村艺术活动暨千场公益巡演启动 2025-04-03

龙口市中医医院开展“生活有中医·中医生活化”健康义诊社区行活动 2025-04-03

玉塘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25-04-03

清镇市巢凤街道逸坤社区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2025-04-02

2025贵州•黔南“春游芳草地·体旅欢乐季”暨长顺“杜鹃花节”系列活动开幕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