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一、大陆漂移说
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当目光转向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南美洲(巴西)东端的直角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一个伟大的学说——大陆漂移说由此展开。
魏格纳在经过对多地的考察和研究后认为:在距今359—252百万年的石炭—二叠纪,地球表面有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潘基亚大陆。从2亿年前的侏罗纪开始,潘基亚大陆被分裂成若干的块体,并且各自漂移,最终变成了今天的布局。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海岸线轮廓相似;不同大陆间地层、构造间的联系:北美—欧洲,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地层、褶皱带可衔接;古生物:如中龙在巴西、南非淡水湖泊相中出现。
二、板块构造学说
随着海底地质知识的不断更新,海底扩张证据的不断积累,板块构造学说便应运而生。
板块构造的含义是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巨大块体——板块,它们在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上做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板块边缘便成为地质活动(岩浆、地震、变质、变形、沉积等)最强烈的地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由法国科学家勒比雄于1968年提出的。
该学说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全世界被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到了20世纪80年代,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