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也要握好方向盘
□于晴
近期,一种很新的高速提醒标语出现了。
“智能驾驶只是辅助,高速开车仍需专注”“辅助驾驶有风险,高速行车需谨慎”……安徽、江苏、浙江等多地高速公路上出现了类似的标语。
这两年,汽车领域狂飙突进。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上千万辆级新台阶;2025年还未过半,汽车行业密集的发布会就出现了新变化——当聚光灯亮起,相比于新能源,AI成为新车发布时更热的关键词。通过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先进传感装置,运用人工智能辅助驾驶,作为全球汽车产业乃至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之一,智能驾驶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
“智驾”“高阶智驾”“全场景”“零接管”……一些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时,口号一个比一个吸睛。当技术被赋予“完美”的光环,人们往往会忽略技术的本质仍然只是操作工具。技术尚不成熟、广告宣传概念边界模糊以及这些因素叠加,让用户对智能驾驶的认知出现偏差。至少在现阶段,全球主流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还不能和自动驾驶画上等号。
客观讲,智能驾驶是新生事物,技术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改进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拒绝拥抱新技术,更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人们把驾驶座当沙发,这是比技术漏洞更危险的认知误区。方向盘后,仍需要清醒的人类驾驶者守住安全底线和最后的防线。
发展智能驾驶,必须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安全为灯塔,照亮技术前行的每一步,真正的智能驾驶不是玩心跳的大撒把,而是以技术为盾,打造更便捷可靠的出行方式。只有各方保持对安全底线的敬畏,让智能驾驶回归产品发展自身规律,行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也才能真正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