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话 | 急诊室外的春天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彭海文
那是我在南京某军队医院急诊科轮转的第一个春天。医院依着狮子山,隔着窗就能看见阅江楼飞檐翘角的轮廓,长江像一条银色缎带,在夕阳下闪着粼粼波光。那年我二十三岁,白大褂口袋里总揣着听诊器,以为拯救生命就像春风拂过山岗那样理所当然。
直到我遇见那个孩子。
那天上午十点,阳光正好斜照进急诊大厅,救护车的鸣笛声刺破了平静。推车上躺着一位面色灰白的中年女性,民警说晨练群众在长江大桥下发现了昏迷的她。她的碎花手提包像片枯萎的树叶挂在推车边缘,里面只有一部手机和一些零钱。
我们正在联系家属时,急诊玻璃门被猛地推开。一个穿蓝色校服的男孩跑进来,他踮脚望向抢救室的模样,像只被雨淋湿的雏鸟。他是这位中年女患者的儿子。他右手攥着母亲的翻盖手机,拇指轻轻搓动手机背板,抬头望向我们说:“小姨说她在来的路上了。”
CT结果显示,脑干出血。送患者去ICU的路上,男孩一直跟着推车小跑,校服后背被汗水洇出深色的地图。傍晚我去ICU查房时,看见他独自蜷在走廊塑料椅上,耷拉着脑袋,怀里抱着那个碎花布包。
深夜来探视的是一对母子,他们是昏迷妇女的前夫和前婆婆。中年男人跟我说:“医生,你们一定要好好把病人救活啊,她是我的前妻,我们已经离婚了,还有个这么小的小孩跟她生活,要是有个万一,那小孩多苦啊。”这时那个更老的妇女也抹着眼泪:“我是她原来的婆婆,医生啊,求求你们了。”我点点头,默默看着他们离开。
今晚我得回自己科里值班,但这个小男孩和受伤妇女的样子,还有监护仪上的数字,一直在我脑海浮现。我为他们担心,在心中为他们祈祷,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二天清晨,我下夜班时接到电话,说那个女患者没撑过黎明。医护人员已经竭尽全力了。经过急诊大厅时,我恍惚又看见那个蓝色校服的身影在阳光下奔走。
前不久的一个春雨夜,我和团队成功抢救了一位病情危重的患者。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让我想起当年那个最终停止跳动的数字。作为医生,我们终究要学会与无力感共处,面对病魔的冲击,我们不能保证每回合都能得胜而归。就像长江水既托得起万吨巨轮,也会带走一片落花,但若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此刻窗外海棠正绽放花蕾,春意盎然,生机无限。不知道那个曾经抱着碎花布包的孩子,是否也在某个地方,看着这充满希望的春天。我笃定,当年那个无助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了,也成为别人的依靠,祝福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Q7REDNE】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