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易鑫集团年赚10亿,“暴力催收”成为“公开的秘密”

作者 | 源媒汇 童画

抵押车辆贷款会成为一个“噩梦”,不仅影响自己,还会牵连家人朋友,这是让“机灵喵”(化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2024年8月15日,因为投资开店需要的资金不够,“机灵喵”将汽车抵押给了易鑫集团进行融资,不料却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4月6日,“机灵喵”又遭遇了车祸,住院需要花钱,结果他在归还前述抵押贷款时逾期了三天。

逾期三天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遭到易鑫旗下不知名催收公司的工作人员威胁恐吓,并且在我没有失联的情况下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进行人身攻击死亡威胁。”“机灵喵”将这次遭遇发到黑猫投诉平台上,希望易鑫集团“停止暴力催收,并且向紧急联系人赔礼道歉”,否则将采取一切手段向监管机构投诉,“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我方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这不是孤例。在黑猫投诉上,共有6557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易鑫”,其中多条投诉指向“暴力催收”。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当易鑫集团这家汽车金融巨头年赚10亿、高管手握上亿股权激励时,被折叠在其财报与业绩之外的,是无数个“机灵喵”或者其家人、朋友接到的贷款逾期暴力催收电话。

高额利润与用户投诉“齐飞”

天眼查显示,易鑫集团成立于2017年7月,股本为150万美元,董事长是张序安。

易鑫集团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按汽车新旧分为新车分期、车来财(车抵贷)业务,按资金方分为自营融资业务、交易平台(助贷)业务。简单点说,公司就是给购车用户提供分期贷款服务,或是旧车的抵押贷款服务。

2017年11月,易鑫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汽车金融第一股。

上市当年,易鑫集团即实现39.0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62%;经调整净利润为4.64亿元,同比增长225%。

但是此后,易鑫集团的收入与利润波动较大。根据财报显示,2018-2023年,易鑫集团的收入分别为55.33亿元、58.00亿元、33.25亿元、34.94亿元、52.02亿元、66.8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4.39亿元、-8.00亿元、2.73亿元、6.88亿元、9.10亿元。

2024年,易鑫集团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增长,实现收入98.88亿元,同比增长48%;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0.79亿元,同比增长19%。

难怪张序安在年报“董事长致辞”中不无自豪地宣布:“实现业务全面增长,财务业绩取得历史新突破”。

方正证券分析师许旖珊认为,易鑫集团“盈利能力表现良好,自营业务净息差稳定、交易平台业务净服务费率上涨明显”。

但是,在易鑫集团业绩增长的同时,针对它的用户投诉也在与日俱增,主要集中在用户逾期后遭遇高频次催收或暴力催收。

在黑猫投诉上,类似“机灵喵”遭遇的暴力催收案例比比皆是。

例如,2025年4月10日,一位叫“正义喵”(化名)的用户,2024年用车绿本(机动车登记证书)在易鑫集团做抵押贷款5.35万元,共48期,每期还款1785.80元。还了6期后,剩下应还本金约为5.085万元,但是因为“旧疾复发,资金困难,逾期半月”。结果,易鑫集团就开始给“正义喵”的家里、同事打电话、发信息。

“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我的诉求就是易鑫集团对紧急联系人和通讯录的人停止骚扰。”“正义喵”反映。

又如“洞察喵”(化名)投诉“易鑫集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洞察喵”2025年4月20日贷款逾期,易鑫集团在4月24日联系到其本人,“我说明情况25号还款,但是他们还是联系了我的亲朋好友,爆通讯录”。

四川枫启律师事务所对于这种“暴力催收”、“高频催收”的建议是:“及时收集催收人员暴力行为的证据,如短信、电话录音、视频录像、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维权至关重要”,同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暴力催收行为。

外包人员亲自上门催收

易鑫集团似乎也有自己的“难处”——开门做生意总是要赚钱的,贷出去的款总要收回的。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其面临的最大成本压力来自于信用减值亏损,该科目在报告期内产生了15.65亿元的损失,同比激增115%。这一损失通常会计入损益类科目,从而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

那么,面对贷款逾期的用户,易鑫集团又是采取什么措施的呢?

按照易鑫集团2024年年报披露的信息,通过新推出的预警及决策机制,公司可以预先对拖欠款项的客户采取行动。为确保消费者按期还款,公司的融后催收团队一般将于还款到期日前三天通过短信发送提醒。

一旦有消费者发生了拖欠,或者被发现有任何异常行为,易鑫集团的客户服务团队或者外包呼叫中心团队将会提醒消费者还款,并于到期日后10日内向有关消费者发出催收通知。

这就是为何“洞察喵”2025年4月20日逾期,4月24日就接收到了催收电话的原因。

让“机灵喵”、“洞察喵”、“正义喵”感到气愤的,不是逾期被催收,而是催收人员不断地通过电话、短信骚扰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甚至语言恐吓、上门骚扰。

“上门催收”,不仅是易鑫集团的“狠招”,而且还白纸黑字地写进了年报中——“倘继续拖欠,我们的外包催收专业人员会亲自上门催收”。这句话,自易鑫集团2022年年报开始就出现并一直存在了。

图片来源:易鑫集团2024年年报

这样的“讨债”方式,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一家超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年报中,让人瞠目结舌。

对“第三人”的催收,一直是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的逾期客户面临的主要催收手段。事实上,《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六条规定“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

如果消费者继续严重拖欠,易鑫集团还有招数,即调查、监视及跟踪汽车以直接收回汽车,并在合法范围内实施其他必要措施,也就是通过拍卖、寄售或重购处理“因逾期付款引致的回收汽车”。

这也是令用户反感的一点,易鑫集团的融后管理团队会每日监察安装在有关汽车上的GPS状态。这是否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权的问题,尚待商榷。

易鑫集团的催收团队是有外包的,且支持上门催收,那么这些催收人员的“软暴力”行为,公司又是否知晓呢?5月6日,源媒汇致函易鑫集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高管股权激励与业绩直接挂钩

易鑫集团的业绩全面增长,但控股股东却有了更高目标。

年报显示,易鑫集团的控股股东是腾讯集团,持股比例约54.20%。

图片来源:易鑫集团2024年年报

2025年3月,易鑫集团依据2024年股份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向张序安等高管及雇员授出巨额的股份期权、股份奖励,其中张序安约1.01亿份期权+6757万股票奖励。

业绩考核目标方面,5年内,易鑫集团的经调整净利润达到30亿港元以上可获得全部激励、25-30亿港元获2/3、20-25亿港元可获1/3,20亿以下无法获得激励。

这意味着,张序安等高管及雇员们想要拿到超亿元的全额股权激励,按照2029年经调整净利润30亿港元测算,易鑫集团对应2025-2029年的复合增速约21%。

“凭借我们在技术、运营及创新方面的优势,本集团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及机会,为提升我们的市场地位及推动行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2025年,张序安信心十足。

方正证券分析师许旖珊认为,较高激励目标彰显易鑫集团的成长信心,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公司稳健发展。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份股权激励的解锁条件,将数万易鑫集团用户的命运与上述业绩考核目标死死绑定,他们未来或将面临更为高昂的贷款利率,以及更为苛刻的催收条件。

正如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上所言,其贷款59280元,分48期偿还,截至2025年4月已还11期,每期偿还1914.33元。“因易鑫利息太高以及所谓担保费,综合年利率达到24%以上,所以计划提前还款,然而剩余还款金额高达91887元,本金也才还了9183元”。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值得注意的是,易鑫集团的催收系统正在技术加持下升级。在2024年年报中,易鑫集团自主开发的Titan-AI云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防诈骗、智慧催收、客户服务等领域,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并支持可持续增长。

这个细节隐喻着汽车金融的终极悖论:当科技成为催收的“帮凶”,当资本利用算法解构人性,再赚钱的企业也不值得尊重。

尽管易鑫集团在年报中表示“始终遵守法律法规”,但在黑猫投诉上,涉及易鑫的265条投诉仅完成了16条,一些关于“暴力催收”的投诉还在漫长的等待处理中。

相关文章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火爆 排单已到六月|夜观天下·漫话 2025-05-08

小米汽车深夜致歉 2025-05-08

热搜第一!小米汽车深夜致歉!回应SU7 Ultra排位模式、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将赠送锁单用户2万积分 2025-05-08

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退市避险” 2025-05-08

易鑫集团年赚10亿,“暴力催收”成为“公开的秘密”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