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音乐作品必然是演出的起点”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阅读提示
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灯塔联合发布《竞逐升级 多元发展——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显示,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占2024年演出市场总票房51.1%,稳居半壁江山。2024年大型演唱会增速最为突出,票房破260亿,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超2900万,同比增长45%,成为演出市场最受关注的消费品类。
“抢不到,根本抢不到”“求票”“代拍”“跪求”“救救孩子吧”“全世界就我没票”……当这些生动有趣,甚至有些夸张的标签频繁出现在各社交媒体和某闲置物品置换平台上时,不用怀疑,一定又是有大型演唱会或是音乐节开启了预售。
以秒为单位衡量售罄速度的销售模式,反映了当前线下演出市场供不应求的火热场面。在这个背景下,近日,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举办的音乐演出市场发展论坛,格外吸引人们关注。
好作品是源头
“万变不离其宗,好的音乐作品必然是演出的起点,是吸引亿万观众奔赴一个又一个演出现场的动因,也是推动整个音乐演出经济发展的源头。”面对音乐演出品类的蓬勃发展空前繁荣,环球音乐大众化区主席暨首席执行官徐毅表示。
4月25日至4月27日,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巡回演唱会贵阳站,3场演唱会的门票都是秒罄,超57万人登记想看。不仅在贵阳,5月23日~6月1日的北京站6场演出,截至发稿,大麦平台上已经有101.4万人预约,即便是开在鸟巢,也难以满足歌迷的现场观看需求。
“能够统一一家三代的音乐审美、传唱率高、现场互动性强,这些是我热衷凤凰传奇演唱会的原因。我是从头到尾跟唱的,特别解压,心情都好了。”刚在台州看完演出的歌迷小仙儿告诉记者,真好听、真好看、真好玩,是她从舟山专程去看演唱会的原因,她也预约了北京站、青岛站的演出,“好的演唱会值得一刷再刷,而不是简单打个卡。每次都很享受,像一家好饭馆,百吃不厌”。
不只是凤凰传奇,去年一年数百位艺人举办大型演唱会。刀郎、周杰伦、薛之谦、张杰、许嵩等艺人,给市场带来了现象级的音乐热潮。
“2024年有3.4亿次的人点击了想看,这个数字足以证明演唱会是当下消费的一种精神刚需。观众选择看演唱会最大的动因仍然是来自歌迷对某一位歌手和他作品的喜爱,同时也是对沉浸式演出共振体验的一种期许。”徐毅指出。
观众也是游客
和小仙儿一样,年轻群体更加注重体验消费和情绪价值,可以不远千里跨城奔赴。报告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为64.2%,除演出票房收入外,直接带动观众吃住行等综合消费超过2000亿元。
在层出不穷、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演出内容投向市场的当下,大量的观众愿意走出家门、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用脚投票,真正去到别的城市去看演出,“经过2023年、2024年演出市场的高速增长,‘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从一个口号、一个愿景变成了行业现象和潮流趋势。”大麦总裁何弭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开幕主论坛上表示。
何弭表示,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供给丰富,消费活力旺盛,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作为重要文化消费载体,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型引擎,带动文旅产业从“流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
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大型演出票房同比2019年均增长了4倍以上,稳步攀升,同时,市场打破“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魔咒,兰州、乌鲁木齐等西北城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型演出票房呈几何倍数增长,2024年度票房规模达到亿元量级。
针对跨城观演对文旅市场的带动效应,何弭认为,经过2023年、2024年演出市场的高速增长,票根经济——多玩一天,多吃一顿,多住一晚,成了广大消费者的常态化选择,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也从文化消费载体,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型引擎,带动城市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文创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
拿着演唱会、音乐节门票的人,既是观众,也是游客。例如,2024年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烟台站日出场观众规模累计达13万人,88.1%为跨省观众,演唱会期间,带动养马岛景区接待游客30.2万人次,拉动消费1.6亿元。2024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跨城观演比例高达97%,三天带动秦皇岛阿那亚园区4.2万游客到访,园区产值同比上涨170%。
还有继续繁荣的可能
报告显示,演唱会这一品类在各个年龄层加速渗透,位居两端的青少年群体和40岁以上的观众占比分别是3.6%和11.3%,同比2023年均有上涨。其中,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向银发观众破圈最为显著,5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4.5%。
被网友们调侃为“孝心硬通货”的演唱会门票,不限于刀郎,“抢票尽孝”的故事在刘德华、谭咏麟、张学友、伍佰、刘若英等老牌歌手的演唱会期间也屡见不鲜。可以预见,中老年观众的加入,势必会给未来音乐演出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灯塔专业版显示,2024年,大麦平台累计“许愿”用户规模达1.36亿人次,累计“想看”用户为3.4亿人次,累计缺货登记用户达1.6亿人次,用户侧预约演出、关注演出动态已经形成固定心智。何弭认为,当下大型演出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求端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除了粉丝模式,业内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音乐演出市场发展如何从“流量依赖”转向“价值共生”,实现从“为明星买单”到“为体验消费”的转变。
随着观众群体迭代审美趋势转变,围绕艺人与IP多场景、多业态开发需要创新思路,当下文旅融合成为推动音乐演出市场迈向新高度的强劲东风,为优质内容的落地与传播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与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音乐演出不仅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还能借助旅游场景触达更广泛群体。
哇唧唧哇创始人、总裁龙丹妮表示,“我们正站在一个娱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特别关键的节点,当传统内容遭遇新消费需求,需要考虑的艺人与IP内容如何重新建构,才能跟得上时代的需求。”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