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育秧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年春耕备耕时,我省将育秧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建和在建设施3538个、1599.58万平方米,通过科技育秧助力单产提升。
在浏阳市沙市镇,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3万多盘秧苗正在育秧大棚里茁壮生长,不少秧苗已经长到了5厘米高,这批秧苗将供应周边1000多亩农田种植,预计4月初就可以移栽下田。合作社负责人许海明介绍,去年,合作社新建了一个自动化育秧大棚,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浏阳市沙市镇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海明:
“它有一个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这个大棚的顶棚和侧棚都是可以转膜的,通过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监测,根据变化打开顶棚和侧棚,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秧好一半稻,培育好秧苗是农田丰产的第一步。在映昌农机专业合作社,设施育秧让种粮大户李旦的的秧苗移栽提早了近一周时间。今年,李旦采用暗室育秧+大棚育秧的方式,在长沙倒春寒的时间,将胚芽放在隔温暗室中培育,确保胚芽能及早发育,发育后,又将秧盘移动到自动化大棚中,进行自动监测和管理。浏阳市沙市镇映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旦:
“我这边总共面积差不多是5000个平方,可以供大概850亩左右的机插面积。差不多结尾了,今天是最后一批,大概还有10天左右就可以全部移出去机插了。”
在永兴县辉腾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里,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现场的工人们分工协作,熟练地往育秧设备上放育秧盘、装育秧基质和种子,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铺基质、撒种、洒水、覆盖等工序。永兴县辉腾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海涛:
“机械化育苗,它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便于管理,第二个,它的生长周期在棚内相对于室外的话,可以缩短一个礼拜,还可以用于大田的机插机抛。”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从3月5号至4月20号,我省组建了27个技术指导组,对113个县的育秧设施建设、74个双季稻重点县的早稻集中育秧开展技术指导,推动解决集中育秧设施、早稻生产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冉自春、永兴县融媒王杰勇
编审:周红、李浩、胡宇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