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地步行街:消费廊道背后的“流量密码”
昨晚,夜幕降临。走进西工小街,海派摩登乐队即兴表演,歌手变身百乐门当家花旦,经典曲目《玫瑰玫瑰我爱你》在夜空回响……古朴街景与街头百态让人一秒穿越。游客三三两两结伴,感受着夜晚的浪漫。
为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西工区将中州路沿线的王府井至中州万达广场区域近2公里、280万平方米商业全部串联发展,一体化打造“西工地步行街”。步行街链接王府井、丹尼斯大卫天地、新都汇、中央百货、中州万达等大型商超,涵盖了西工兵营、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西工小街、城市阳台等历史遗迹和城市景观,商文旅要素齐备,游乐购一站到底,形成“探寻美食+品味文化+享受生活”的消费廊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开街的西工地步行街(4S街区段)兼具sport青年运动商业区、super brain超脑智能产业区、short trip西工地文旅街区、shopping mail高端商业区等功能区,进一步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释放区域消费潜力。
作为消费廊道,西工地步行街既能饱口福又能饱眼福,既能看演出又能奔生活,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
这里可以享受舌尖盛宴。在西工小街,各色食物让人眼花缭乱,摊主卖力吆喝,客人络绎不绝。
“近段时间客流量翻番,就餐的游客经常排到门外,特别是假期,营业收入增长了一倍。”小街天府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晚上7点到9点是用餐高峰,至少要‘翻台’四五轮!”
这里可以体验剧场效应。“报童”热场、海派摩登乐队演奏、街头《浮生录》巡游实景演艺、经典老电影免费露天放映……各式各样的演艺、巡游等活动,吸引市民及游客沉浸式互动,拉动夜间消费。
这里可以感受买买买的松弛。西工区在王府井百货、大卫天地、西工地周边开展以周末音乐会、花漾市集、星光花海市集、洛YOUNG牡丹集、民国文化体验、民乐民谣演奏、电影放映等为主题的商文旅促消费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文化旅游、城市观光于一体的消费新体验,实现“引客入西工,留客在西工”。
这里还可以在热爱中找到商机。“这是数字画,小朋友们过来看看呀”“来看这个氛围灯,打上墙就是一个月亮的形状”……行走在星光花海市集会发现,商户们叫卖的商品新奇又好玩。
小伙李峰是市集生意较好的商户之一。今年3月,他把摊位搬到了此处,商品从烤鱿鱼变成了数字画。“餐饮是市集里最卷的业态,几乎每走两步就有一家卖烤串、炸鱿鱼的店,所以创新商品很重要。”李峰说,数字画类似涂鸦上色,但又有画上亮灯这种小创意,售价在20元左右,一晚上营业额有五六百元。
今年以来,我市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定位,聚焦文旅消费与商贸消费相互促进、以场景引流带动消费转化,把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力。
夜色渐浓,城市慢慢安静下来,马路上的出租车疾驰着。“这两个月,晚上到商业街、商圈的单变多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他现在选择从晚高峰干到第二天早高峰,中间还多了个“夜高峰”,虽然开夜车辛苦,但收入高,他很满足。(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