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企业亏损 光伏股仍在调整期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仍在跌宕前行,从上半年整体财务表现来看,行业“寒冬”尚未结束。经Wind统计,2025年上半年,申万(上市公司所对应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二级行业为光伏设备的70家企业中,34家净利亏损,占比近半,其中以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为代表的部分主产业链龙头企业上半年净利亏损依然严重。身处行业周期之中,债务压力也成为众多光伏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截至上半年末,超六成光伏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24家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借款。行业“内卷”之下,光伏企业“出海”持续。上半年,13家光伏企业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五成,其中艾罗能源境外收入占比居首,高达97.14%。

34股上半年净利亏损
伴随中报季收官,A股光伏上市公司中报均已出齐。
经Wind统计,在70家A股光伏企业中,30家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或减亏),占比约为42.86%。上述30股中,微导纳米净利涨幅居首,公司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涨幅达348.95%;爱旭股份、弘元绿能则分别以86.38%、74.35%的净利涨幅位列第二、第三位。
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A股光伏企业中共36股实现盈利,占比过半。其中,阳光电源以77.35亿元净利稳坐头把交椅。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捷佳伟创、德业股份、横店东磁上半年则分别以18.3亿元、15.22亿元、10.2亿元的归属净利润位列第二、第三、第四。上半年盈利规模超10亿元的光伏企业也仅有上述四家。
经统计,70股中,共有34股上半年净利亏损,占比48.57%。亏超10亿元的共7家,分别系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以及大全能源,其中通威股份上半年净利亏损约49.55亿元,TCL中环上半年亏损约42.42亿元。
另外,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4股上半年净利亏损规模则均处于25亿—30亿元之间,大全能源上半年净利亏损约11.47亿元。
43股资产负债率超50%
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目前多数光伏企业也正面临着不小的债务压力。
经Wind统计,截至上半年末,70家光伏企业中,共有43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50%,占比约61.43%。
具体来看,*ST金刚、ST泉为两股“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8.65%、104.38%,超过100%;亿晶光电上半年资产负债率94.48%,位列第三。另外,协鑫集成、华民股份、爱旭股份、双良节能、帝科股份5股上半年资产负债率则超80%。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高资产负债率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利息负担过重。另外,高负债易引发投资者担忧,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从资金层面来看,截至上半年末,ST泉为、艾能聚、欧普泰等17家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已不足5亿元。而行业内,包括永臻股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在内的24家企业,上半年末账上货币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上市公司账上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风险。“不过,若公司拥有稳定现金流(如公用事业)或备用授信额度,短期风险可能可控。”张雪峰补充道。
财务压力之下,近年来,光伏企业生存也面临极大挑战。7月25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从二级市场方面看,截至9月4日收盘,阳光电源总市值位居行业榜首,公司最新收盘价116元/股,总市值2405亿元;隆基绿能总市值排在第二位,为1319亿元;通威股份位列第三,总市值1034亿元,A股千亿市值光伏股也仅上述三只。
行业“出海”持续
近年来,伴随光伏行业“出海”持续,境外收入已成为部分光伏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经Wind统计,70家A股光伏企业中,共有13家上半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五成。其中,艾罗能源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居首,高达97.14%。
中报显示,艾罗能源主要产品为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以及光伏并网领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境外销售,主要采用欧元、英镑、美元等外币结算。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8.07亿元,其中境外营收达到17.55亿元。
针对相关情况,艾罗能源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境外国家,包括欧洲、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持续推进“成熟市场深度运营+新兴市场快速拓展”的双轨策略。在欧洲市场,公司进一步巩固在捷克、英国、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的市场地位;同时,积极布局东南亚、中东、非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响应其日益增长的户用与工商业储能需求。
酉立智能上半年则以90.31%的境外营收占比位列行业第二,据悉,公司深耕光伏支架领域,聚焦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81亿元,其中境外收入约4.34亿元。
经Wind梳理,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超八成的还有*ST金刚、首航新能、阿特斯3家企业,境外营收占比分别约为88.27%、84.16%、82.28%;德业股份上半年境外营收占比70.06%,位列第六。另外,上半年境外营收占比在50%—70%之间的还有昱能科技、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7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A股光伏企业也在推动公司资本化进程,筹划登陆港交所上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光伏行业中已有福莱特、钧达股份两股实现“A+H”两地上市;与此同时,包含阳光电源、晶澳科技在内的多只龙头股也正在筹划H股上市进程。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