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饮料 膳食补充剂 全球市场势头强劲
近年来,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Innova最新发布的《功能性健康的全球蓝图:消费者态度与市场机遇》显示,消费者正在寻求通过健康饮食和营养干预来保持健康状态,而年轻消费者则更加关注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
过去5年市场稳步增长
当下,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球消费者的普遍选择。根据Innova最新调研结果,全球52%的消费者寻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其中接近一半的消费者尝试通过健康饮食和营养干预保持健康状态。Innova分析指出,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持续关注、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对功能性成分的需求日益增加,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市场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功能性健康食品饮料与膳食补充剂市场在2020—2024年间展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24年,带有功能性营养宣称的食品饮料新品占总食品饮料新品上市的15%。而膳食补充剂市场增长则较为温和,且各年增长情况有所波动。从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来看,2020—2024年,功能性食品饮料新品上市数量的增长率为6%,膳食补充剂的增长率为3%,展现出行业的稳步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群体对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市场上涌现出许多针对特定人群的产品。
不同代际间健康需求差异明显
Innova数据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心理健康的担忧已跨越地域和代际界限。全球消费者最主要的心理健康担忧包括压力和焦虑(40%)、睡眠和失眠(32%)、疲劳和倦怠(29%)。Innova分析指出,营养干预不仅能够支持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心理健康和健康老龄化。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主要健康关注点与其实际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虽然体重管理(38%)、心脏健康(35%)和健康老龄化(33%)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身体健康问题,但实际购买模式却更多支持其他健康需求,主要集中在肠道健康、免疫力和能量方面。Innova分析认为,这一差距形成的原因可能在于消费者对不同健康产品功效的感知差异。此外,体重管理、心脏健康和健康老龄化等问题无法通过短期解决方案实现,而需要较长时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这也可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调研还发现,不同代际消费者的健康关注点和健康诉求各不相同。Z世代(通常指1997年至2012年间出生的人群)消费者较为关注体重管理、皮肤健康和免疫健康;千禧一代(通常指1981年至1996年间出生的人群)对能量和免疫力问题表现出较高关注度等。相比之下,随着年龄增长,消费者的健康目标更倾向于健康预防和与年龄相关的方面。在婴儿潮一代(通常指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人群)中,“预防疾病”“预防衰老”“心血管健康”“关节保护”成为关注重点。
政策红利释放更多发展机遇
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市场的受众群体遍布全球,但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存在显著差异。北美市场由于健康意识较强,消费者需求逐年增加。而在欧洲市场,天然和有机产品受到更多青睐。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近年来因生活方式的改变,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等市场增长迅速。
面对巨大的市场,相关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健康目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化的健康诉求为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企业提供了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指导,相关企业可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具体健康目标,开发更有针对性的功能性产品和营销策略。比如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功能性产品或可强调外表改善的效果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针对老年人则应侧重抗衰老、骨骼健康、心血管健康等相关产品的开发。
此外,Innova调研后发现,全球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表示对自身健康持主动或倾向于主动的态度,提供明确健康效益信息的产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身健康状况。其中,年轻群体主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表现最为积极,同时更愿意通过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来保持健康。在这一代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忠诚度,将有助于企业在他们年龄增长后保持稳定的客户基础。相比之下,老年群体则更关注记忆力和心理敏捷度等问题。针对老年人的营销策略应强调健康信息并提供经济实惠的价格点,以提高其购买意愿。
另一方面,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健康饮食推广、营养改善等方面发布的政策也在积极推动功能性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制约因素。其中,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同时,法规政策的不断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合规挑战。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中断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产品的生产和定价策略,企业需提前建立应对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要以消费者需求为突破口,以合规为基石,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在这波“政策红利”刺激下,抓住发展机遇。
(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