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程度堪比芯片,益生菌也被“卡脖子”?国家终于出手了
在西方傲慢封锁的废墟上,中国人正建起自主研发的“通天塔”!
2024中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大会上,一组数字让在场所有国人陷入沉默:“中国核心菌种自主率不足20%,益生菌菌种自主率更是低至10%,核心菌种长期受制于欧美巨头”。
尤其是酸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益生菌,约85%的供应被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两家公司所掌控。美国杜邦利用其百年菌种库,主导全球70%高端益生菌市场;丹麦科汉森作为“全球最大乳酸菌供应商”,深度绑定蒙牛、伊利等中国乳企。

通过建立专利壁垒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是欧美巨头的惯用手段。对此业内常有人无奈调侃:“哪天要是断了供,国内酸奶厂集体哑火,到时候怕是奶盖儿都没得舔!”
而这还仅仅只是前序。
01“卡脖”之痛,正在益生菌领域上演
2022年,国际权威期刊《Nature》正式将AKK菌(学名: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评为“新一代益生菌”。这是一种占健康人体丰度达3-6%的肠道有益菌,会随着肠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2004年,荷兰学者首次从人类肠道中找到它。

图/AKK被《Nature》评选为“新一代益生菌”
过去20多年的研究揭示了AKK菌对人体健康的多种积极影响。
2019年,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临床实验证实:受试者口服AKK菌12周后,胰岛素敏感性、血脂、甘油三酯等重要代谢指标都有显著改善,腰围、臀围也变小了。其通过激活免疫反应和恢复肠道菌群稳态来改善血糖,可用于肥胖和糖尿病治疗。
同年,西班牙奥维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野生小鼠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早衰小鼠体内,成功延长了早衰小鼠的寿命,这一项研究也提出了Akk菌的作用机制。
欧盟率先嗅到了商机,迅速推动AKK菌作为新型食品的上市,与此同时,国内对AKK菌的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全球关于AKK菌的专利数量已超过3000项,其中80%为欧美企业所持有,中国企业仅拥有5%。

就在国际巨头们还以为国内对AKK菌的研究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时,2023年中国企业的“逆袭剧本”正式开启。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科学家便完成了AKK001菌株的专利突破(专利号:202311683234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的本土AKK菌。
02中国菌打破“不可能”的量产神话
公开资料显示,该菌株原料由国内健康平台时光派与天大研究院共同筛选、研发而成,其通过走访中国百位长寿健康家庭成员,上千次筛选实验,最终培育出了更适合国人体质的菌株“AKK001”。其在改善能量代谢指标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多家权威机构科学证实。
要知道AKK菌是出了名的“娇贵菌”,厌氧环境下存活率每提升1%都是世界级难题。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梯度厌氧发酵”技术:在300升不锈钢罐内模拟肠道微环境,通过纳米级包埋技术将活菌率从75%提升至95%,生产成本直降80%。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底,浙江绍兴的20吨级量产车间正式投产。技术负责人自信地表示:“从此,这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阀门都实现了国产化,我们也彻底打破了国外对‘国产菌活性低’的误解。”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直言:
“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市场竞争,更是一场关乎14亿人健康的科技战。”
基于上述领先优势,国内头部生科企TimeShop把握先机、与时光派达成首个原料合作伙伴,推出AKK菌的口服版——肠倍轻AKK001,并顺利入驻京东、天猫等平台。
查阅京东详情发现,肠倍轻AKK001的市场反馈已然不俗,官旗开设以来,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用户10万+。2025年一季度用户画像显示,来自长沙、青岛、昆明和济南等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也逐步放大,35~55岁中年男性正成为主力军,“没有运动啤酒肚也小了”是不少人的真实反馈。

除了通过京东等线上平台扩大影响力外,TimeShop还受邀参加了国际美容展览会、第五届衰老干预论坛等大型线下活动。此外,在香港尖沙咀、万宁等地开设实体店铺,逐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在2025年4月浙江绍兴举办的科学家见面会论坛上,肠倍轻AKK001更是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Bryan Kennedy的高度评价。
03 千亿益生菌市场或将重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没有华为,中国科技企业可能集体“跪着求生”。
如果没有自主菌种,我国益生菌产业将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类似芯片制裁,欧美企业可能限制菌种出口,这将导致国内乳制品企业停产、停业,千亿市场规模的利润也将被国际巨头瓜分,我国则可能沦为“益生菌的代工厂”。
中国菌的量产到国际化进程,标志着中国菌正经历从端盘子到上桌的华丽转变。正如TimeShop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是在追赶,而是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