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谁在争夺3000亿宠物市场?

文 | 斑马消费,作者 | 陈碧婷

当代年轻人,再穷再苦,也不能苦了“毛孩子”。

1992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宠物行业起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猫狗数量达到1.24亿只,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跨国巨头玛氏、雀巢普瑞纳,OEM/ODM代工+出口业务起家、近年转向品牌业务、重注本土市场的乖宝、中宠、依依等本土小巨头,以及宠物经济崛起后跨界进入的伊利、好利来、小熊电器等,正在争夺这个冉冉升起的巨大市场。

30年,3000亿

三十年前,中国不仅没有宠物市场、宠物行业,甚至连宠物的概念都没诞生。

以前的狗,主要用来看家护院;以前的猫,主要功能是防治老鼠——所以才有了那句经典谚语,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992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管理政策从禁养转变为限养,并提出“伴侣动物”这个概念,标志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形成。

小猫和小狗,正式被社会作为“宠物”来看待。它们的角色,也从功能性的小动物,变成了人类的朋友和伙伴。

1993年,玛氏入场,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头部宠物食品企业。这个当今全球第一的宠物行业巨头,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产品。

随后,中宠股份(002891.SZ)、路斯股份发轫于1998年;佩蒂股份、天元宠物、源飞宠物、乖宝宠物(301498.SZ)则先后创立于新世纪之后。这两代公司,构成了如今中国宠物行业的主体。不过,早期,它们基本都是通过OEM/ODM模式,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

随着雀巢普瑞纳等全球头部品牌陆续进入,外资宠物食品品牌大举布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宠物食品、用品工厂们,立足于强大的生产能力,将产品输送至全球。

好在,这种本土市场和本土产业的交叉割裂状态,并未持续太久。

经过30多年的和谐相处,宠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在老龄化、少子化、家庭人口数量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宠物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进一步升级,从朋友和伙伴晋升为“毛孩子”,宠物主自降身份成了“铲屎官”。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宠物数量在2010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2014年超过8500万,2020年破亿。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去年中国宠物总量约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5258万只,同比增长1.6%;宠物猫7153万只,同比增长2.5%。

观念升级+数量增长,带动了中国宠物消费市场的崛起。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仅有2065亿元左右,2024年增长至3002亿元以上,复合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而且,宠物经济呈现弱周期特征。随着中国宠物渗透率的稳步提升,逐步向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靠拢;宠物消费水平的提升、高端化以及宠物消费的深度不断进化,其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宠物行业的产业形态,也正在从出口转向内需,从OEM/ODM代工,到如今全面的品牌化,属于中国宠物产业的黄金时代来临。

携宠集体闯A股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当过老师的外贸员郝忠礼,发现国外很多家庭养宠物,便从国企离职,在烟台开了个小厂做宠物食品鸡肉干,这便是中宠股份的雏形。

同样在山东,上世纪80年代,郭洪谦开始担任寿光县城关镇冷库(后更名为“寿光县第二食品工业公司”)负责人,后企业改制为寿光天成食品,由郭洪谦实控。

此时,寿光天成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涵盖肉鸭、农产品、钢结构等产业的集团公司,尤以肉鸭产业为最。

1998年,寿光天成开始涉足宠物食品领域,并孵化出了路斯股份。目前,该公司由郭洪谦之子郭百礼掌舵。

这两家山东企业,在混沌的宠物食品行业中摸索多年,才等来了一大批同行者。佩蒂股份、天元宠物、源飞宠物、乖宝宠物等,于2002年-2006年先后创立。

乖宝宠物入行虽晚,但起点颇高。秦华原本是山东聊城的公务员,后入职当地肉食大厂凤祥集团担任高管。2006年,他离职创立乖宝,直接从上游原材料切入下游产业。

山东是鸡鸭养殖屠宰大省,鸡鸭肉正是宠物食品的核心原材料。借助这一优势,山东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宠物食品产业集群。中宠、路斯、乖宝,都在山东且相距不远。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浙江。温州平阳水头镇,自古就以生产皮革为生,是远近闻名的“皮革之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人发现皮革生产的边角料可以用来制作“狗咬胶”。

于是,浙江诞生了几家以宠物用品起家的头部公司,以佩蒂股份(300673.SZ)、天元宠物、源飞宠物为首。其中,佩蒂股份和源飞宠物出自同一家族,因上市前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还一度引发纠纷。

后来,温州平阳因环保问题面临产业升级,当地企业逐渐弱化宠物用品,将宠物食品作为业务重心,南北两大宠物产业集群的业务逐渐趋同。

2017年,佩蒂股份和中宠股份先后登陆A股市场。彼时,市场对宠物行业的认知程度不够,两家公司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经过几年时间的蓄力,2022年前后,真正的宠物行业上市潮来了。源飞宠物、天元宠物(301335.SZ)、乖宝宠物先后登陆A股。

路斯股份算是最早进军资本市场的宠物公司,2015年便在新三板挂牌,但后续资本化的道路并不顺遂,直到2022年才登陆北交所。

相比于老牌宠物上市公司,“新人们”明显更具行业自信,纷纷把“宠物”这个标签,打在了自己的证券简称中。

2021年上市的依依股份(001206.SZ)算是个特例。上世纪90年代,这家公司还只是一家乡镇化工小厂,九十年代末进入卫生护理市场,后来根据市场环境,逐步将业务重心从卫生巾转换至宠物护理。

前几年,至少还有福贝宠物、中恒宠物等多家公司试图冲击上市,最终因故终止。期间,中宠股份试图收购福贝宠物,也未达成。

三股势力“争宠”

目前,资本市场对宠物板块投入了极高的热情。乖宝宠物后来居上,成为行业老大,市值超400亿元,市盈率超过60倍;中宠股份稳定百亿市值;二线小巨头,也都不遑多让。

4月底业绩逐步披露后,宠物板块异军突起,中宠股份、源飞宠物等多只股票迎来涨停。

宠物板块的估值,已经远超A股食品饮料及消费板块的整体水平。

一级市场对宠物市场的关注更早。中宠股份是中日合资企业,伊藤株式会社为其第二大股东;乖宝宠物的背后是外资PE巨头KKR和联想系的君联资本;中恒宠物得到了达晨创投和江苏国资的支持。

最近十年,中国宠物行业的投融资持续火热。去年以来,融资过亿元的宠物项目至少包括艾益动物药品、宠本本、帅克宠物等。

最近五年,宠物市场热度越来越高。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宠物经济”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分别为97万家、98万家,2023年、2024年更高达190万家、168万家。截至目前, 我国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多达478万家。

火热的宠物经济,正持续吸引业外企业跨界跑步进场。

去年2月,好利来推出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4月,森马集团旗下猫食品品牌倍迪家正式亮相;6月,第一医药宣布开设首家宠物友好药房。

今年初,伊利股份对旗下“依宝”宠物牛奶的运营公司增资;巴比馒头母公司巴比食品成立了一家专注于宠物食品及用品的新公司贝雅福。它们,都想培育出下一个依依股份。

去年以来,百度、小米、松下、海尔等公司,也争相入局,推出宠物相关的硬件产品。它们的进场,尤其是AI的加持,将快速推进宠物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什么值得买数据显示,2025年Q1,“宠物摄像头”、“宠物空气净化器”搜索量同比增长12.6%和121.6%,“自动猫砂盆”订单量和GMV分别同比增长88.1%和161.9%。

尽管,跨界玩家目前在宠物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但它们携品牌、产品和科技实力,以降维打击的姿态进入,不容小觑。

近些年崛起的中国本土宠物品牌,原本占据先机的传统外资品牌,以及正在持续进场的跨界派们,共同构成了中国3000亿宠物市场的三大势力。

一方面,本土品牌携产品和渠道优势,在食品和用品这两个宠物传统大类上,对外资品牌形成不可阻挡的替代。

另一方面,跨界派们以自己的科技和产品实力,极大丰富了宠物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股势力同场竞技,中国宠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和业务深度,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谁在争夺3000亿宠物市场? 2025-05-09

中国代表呼吁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2025-05-08

中方决定:对印度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 2025-05-07

谢锋:若美方准备谈,就要拿出平等尊重互惠态度 2025-05-06

丁俊晖踏碎的门槛,如今是他们起飞的跑道!丁俊晖发文祝贺赵心童夺冠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