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24个省份已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4月16日,国家医保局介绍,目前24个省份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有效减轻医药机构资金运行压力。
截至目前,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定点药店14.2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2025年预付基本医保基金723亿元。
长期以来,“回款慢”是医药领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采用“后付制”,一笔医保应付费用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40至60天才能到账,而药品耗材供货企业的货款回款时间则平均在半年左右。
针对该问题,多地医保部门探索推进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即时结算、与药品企业直接结算、与商保公司等同步结算“三结算”。例如河北省等省份采用提高拨付频次的方式,吉林省等省份选用压缩月结算时长的方式,北京市等省份实行按月预拨的方式,均缓解了医药机构垫付资金压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根据国家医保局部署,2025年我国80%左右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推广至所有统筹地区。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即时结算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定点医药机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医药行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