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共商投资新局:危机中保持乐观精神,重新定位风投角色
2025年4月16至18日,“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分化”为主题,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协办,《南方都市报》为特邀媒体。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届大会深入探讨当前行业在募、投、管、退各链条面临的核心问题,共同探索行业未来方向和出路,深刻解读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时下热点投资赛道。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张革,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岳立莅临现场。此外,会议还吸引了1000多位行业权威人士参与,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美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等知名学者,以及上海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基石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张维,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等领军人物,大家共同探讨了科技创新和股权投资的各方面深度议题。
“雨战博弈”,在危机中保持乐观精神
大会伊始,投中信息CEO杨晓磊发表了题为“雨战博弈”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当前投资环境的观察。其借用了埃尔顿·塞纳的名言:“晴朗的天气里,你可能没机会超过15辆车,但下雨天可以。”揭示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投资机构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勇于在“雨天”中超越对手的道理。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
杨晓磊认为,我们需要有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的乐观精神,而乐观的因素有很多。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从2018年的19%降至如今的15%,冲击在被消化;中国上市公司平均PE倍数仅为13倍,表明中国资产仍处于价值洼地;150家上市公司、100多所高校及80多个地方政府接入DeepSeek,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潜力。
杨晓磊强调,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投资行业依然充满机遇,从业者应保持信心,积极应对挑战。他特别提到,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和消费领域的优势,以及政策的稳定性,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主题演讲环节,中美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深入分析了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其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
他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关税战”对两国经济都带来了显著影响。金灿荣认为,美国发动“关税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关税获取财政收入、推动制造业回归。尽管“关税战”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中国应保持冷静,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多元化和第三方转手等策略来缓解冲击。金灿荣建议中国应利用外部压力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实现双循环、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战略,并抓住机会发行人民币海外债券,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将“关税战”的不利于影响转化为推动国内改革和国际化的动力。
多方合力,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题演讲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以《抓住时代机遇,推动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办1号文对行业的影响》为主题,详细解析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行业的影响。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
陈文辉建议,行业应共同努力,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新资本、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梯度培育创新企业、优化投资布局、大力推动并购投资、深化创投体制改革、优化创投生态环境及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等。他强调,当前时代为创投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行业应以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推动自身发展,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分享了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如何助力科创策源、发展先导产业,为参会者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案例和经验。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
戴敏敏强调,上海国投公司作为上海市政府的重要投资平台,通过构建矩阵化、生态型投资运营模式,成功推动了硬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戴敏敏指出,面对全球格局的分化和产业格局的变迁,上海国投公司将主动贯彻国家战略,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承担技术攻关组织者、创新资源整合者、产业布局主导者的责任,加快强链、补链,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期待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共赢。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在主题演讲《耐心资本的“北京模式”投资实践》中强调,随着全球格局的分化和行业范式的根本性变化,投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
李家庆指出,君联资本通过聚焦长期、高壁垒的科技创新领域,与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协同合作,成功构建了“北京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强调与政府和国有资本背景的资金合作,还注重在特定区域内集中资源,实现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
回溯历史,重新定位风投的角色和责任
年会上特别进行了一场《拾日谈》栏目对话,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与投中信息首席执行官杨晓磊围绕“再看风险投资与中国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探讨风险投资在中国创新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符绩勋表示,作为一个长期在中国生活的新加坡人,也看到了中国强的一面。人才的基础,人才的密度,工程师的能力,供应链、工业各方面的优势非常地明显。他觉得,这个世界脱离不了中国。

符绩勋进一步解释:“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我觉得我们更需要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在一个‘分化’的时代里去链接这个市场,怎么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大量的中国企业是需要走出去的,它的人才需要走出去,它的产能需要走出去。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扮演一个用资本企业推进、促进的角色。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不一样的资本和能力去帮助中国企业走到外面去。”
本届年会特别设置了投中网《中国风险投资史》新书分享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投中信息创始人、瀚深资产共同创始人及CEO陈颉、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与投中网总编辑董力瀚共同参与,分享他们所经历的“中国风险投资史”。他们深入探讨了中国风险投资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指引。
年会还发布了“投中榜·2024年度榜单”以及发布Nova新星投资人TOP50榜单。细数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累累硕果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新一代投资人在分化时代的思考与实践,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充分展现投资行业的代际传承与创新精神。
采写:南都记者 缪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