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健康科普】“管住嘴和迈开腿”还不够 管控体重还须科学规划

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三级预防” 到体重管理,从饮食调整到运动康复,每一步都需要 科学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今年全国两会期 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要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 治的核心策略。而这项核心策略的确立,就是为了 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控制超重肥胖, 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唯有将健康意识融入日 常,才能让“人生的第一财富”保值增值。

夯实健康基石

  中食智库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康复医师、黑龙江省第二医 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范永春教授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 无病痛,更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平衡。世界 卫生组织提出,现代人的健康需涵盖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力、道德健康和环境健康等多维度。

  当前,肥胖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核心与焦 点问题。研究表明,肥胖与200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40%多种 的癌症病例与其存在关联。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 积)的危害尤为突出,腰围每增粗1厘米,可使心血 管疾病发病率上升3%。

  作为康复医学专家,范永春强调,体重每增加1公 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在行走时就会增重到4公斤,造 成膝关节、髋关节的额外磨损,同时,脂肪细胞分泌的 炎性因子还会进一步带来关节软骨的破坏。尤其是肥 胖人群,患膝关节炎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且发 病年龄提前10—15年。同时,体重过大使足底筋膜承 受额外压力,导致慢性炎症和足跟疼痛。临床统计显 示,肥胖者足底筋膜炎的发病率较常人高60%。

注重饮食管理

  “体重管理的核心在于科学制造‘热量差’,即每 日摄入热量略低于消耗量,但需避免极端节食而导 致的营养不良。”范永春解释,根据《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成年女性每日大约需要1800—2000大卡, 男性约 2000—2400 大卡,具体“能耗”因人、因活 动量而异。例如,办公室职员与体力劳动者的热 量需求差异约在 500 大卡以上,要区别对待。同 时,饮食需注重均衡搭配:碳水化合物占 50%— 60%(以全谷物、薯类为主),蛋白质占 15%—20% (如鸡蛋、鱼肉、豆类),脂肪占20%—30%(优选坚 果、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

  许多人误认为完全“断碳”能快速减重,实则 可能诱发代谢紊乱和疲劳。范永春建议选择低升 糖指数的食材,如燕麦、糙米、豆类,既能延长饱腹 感,又可稳定血糖波动。轻断食法(如16∶8间歇 性禁食)对部分人群有效,但需结合个体身体状况 随时调整。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观察报 告,间歇性禁食可使超重人群在12周内平均减重 3—5 公斤,但胃肠功能较弱者需谨慎尝试。此 外,坚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的人群,超重概率 可降低35%。例如,地中海饮食模式(以蔬果、鱼 类、橄榄油为主)被证实能够化解30%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

  范永春提示,特殊人群要有针对性调整饮 食。孕妇需加大对叶酸和铁质的摄取量;老年人 需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儿童应少 吃薯片、油酥类点心、蛋黄派等高糖、高脂、高油零 食,尽量以全麦面包和水果替代。对于肥胖人群 来说,日常应多进食卷心菜、菠菜、胡萝卜、苋菜等 富含膳食纤维的时蔬,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平 衡肠道菌群。

掌握运动要领

  运动不仅是减脂手段,更是康复医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范永春介绍,游泳、快走、跳绳等有氧 运动能显著消耗热量,而深蹲、弹力带练习等阻力 训练可维持肌肉量,防止减重时肌肉流失。建议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或75分钟 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可有效抵御肥胖相关疾病 的威胁。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 规律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升至40%,从源头 上阻止2型糖尿病的来袭。

  范永春提示,肥胖人群需特别注意运动方式 的合理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项目能减 轻膝关节负重,把意外伤情降至最低。

  范永春建议,体重超标或肥胖者的健康管理 需融入日常生活细节。职场人群可通过简单调整 提升健康指数: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用爬 楼梯代替电梯,自带少油少盐的午餐,少喝含糖饮 品。

戒除不良习惯

  范永春还告诫,不良生活习惯是健康的隐形 杀手。高盐高脂饮食易加速血管硬化,每日盐摄 入量应控制在 5 克以内(约一个啤酒瓶盖的容 量),日常饮食可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替代部 分盐,既提味又健康。同样,吸烟、酗酒、熬夜等 行为会直接削弱免疫力,最终埋下慢性病隐患。 例如,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 15— 30 倍,而每晚睡眠不足 6 小时的人,罹患肥胖的 几率可能升高至 30%。保证睡眠时长和规律睡 眠,也是保护内分泌正常的必要手段,长期晨昏 颠倒、睡眠欠规律,易使瘦素分泌不足,加重肥胖 风险。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亦不可忽视。范永春提 醒说,长期压力会使皮质醇水平增高,引起腹部 脂肪堆积。他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社交活动 缓解压力。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周3次 30 分钟的团体运动(如舞蹈课)可显著驱散焦虑 和抑郁的“阴霾”。每天进餐时,可适量摄入香 蕉、坚果、虾蟹、蛋类、奶制品等富含色氨酸的食 物,有助于促进血清素分泌,让情绪稳定且饱 满。

  (衣晓峰 郭瑞芳)

相关文章

龙口市中医医院开展“生活有中医·中医生活化”健康义诊社区行活动 2025-04-03

昂立教育成立新公司 含远程健康管理服务业务 2025-04-02

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4月健康风险提示 重点防范4类传染性疾病 2025-04-02

【健康科普】“管住嘴和迈开腿”还不够 管控体重还须科学规划 2025-04-02

社区义诊零距离 贴心关怀暖人心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