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是什么意思(每日一篇《论语》学习)
楔子——《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涵盖了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方方面面,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
所谓开卷有益,希望在每一次研读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新的感悟与体会,特此记录。
=============================
学而篇十六(2024-8-2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是对孔门三乐中的“人不知而不愠”的更深一层解说。
“人不知而不愠”是指君子不会因为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而生气发怒,对应这里的“不患人之不己知。”就是不担心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同时孔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患不知人也”,就是应该担心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现代人还很喜欢讲自我营销,总认为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同理,酒好也怕巷子深。
所以为了出名,什么花样都使了出来。
最可怕的是目前自媒体平台的诸多乱象,很多人为了出名,为了流量,不惜卖丑卖惨卖无知,这样的名利得来的是否心安理得,是否有违天地良心,是否会对人群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中国的阴阳文化很有意思,我们一方面要“扬名立万”,一方面又告诫我们“人怕出名猪怕壮”,那这个名到底要不要?
其实很简单,合理的名要扬,扬到恰到好处就好,太过出名自然会招惹祸端。
做一个知名人士,必须要有博大宽广的精神道德高度来支撑,否则就是臭名昭著,或者臭名远扬了。
我们都曾年经过,青春期应该都经历过父母尊长不了解自己的苦闷。
那时候天天做着不切实际的梦,努力寻找这个世界上能够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人,一边孤芳自赏,一边又自怨自艾,这些都没有错,青春嘛,本来就是在疼痛中成长,在疼痛中破茧成蝶。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只是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我们成熟了,当我们来到了青壮年或者中老年的时期,都到了不惑的年纪,还在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苦闷,因怀才不遇而怨天尤人,又怎么去不惑呢?
那么是什么能够导致不惑?就是知人,这个知人,是广义,是知人,知物、知天、知命、知性的统称。
你只有知道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你就能够不惑,就能够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国人敬天敬地敬人,这里的人包括父母包括自己,更包括圣贤神明。
神明是什么,不是神仙,而是既神且明的人,什么人既神且明,就是你看他不清不楚,他看你明明白白,这样的人就是神明。
神明怎么做到既神且明的,就是他知人知你,但是他从来不担心你不知他,因为他太过宽广博大,站在了你无法企及的高度,用现在流利的话说,不在同一纬度,你不知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见当达到了一定高度,不被人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人生境界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很多东西不过是浮云而已,知人、知物、知天、知命、知性,进而明道明德明教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