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什么(禁果效应 越“禁”越“禁不掉”的心理)

禁果效应,也叫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或事物,人们越是好奇和关注,越是充满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这与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在古希腊神话中,万神之首宙斯有位侍女叫潘多拉。一次,宙斯派她去传递一个魔盒,并千叮万嘱她千万不能打开魔盒。然而正是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她不可遏制的好奇与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了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其实,正是宙斯“禁止打开”的命令促使潘多拉将盒子打开,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禁果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物,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禁果效应”。其实,这种做法与东西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禁”激起了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这种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 需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接受者心理形成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禁果格外甜”,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表现。

一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如禁止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但一味地严厉禁止,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使他们在两种心态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反面。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怎样巧妙播种“禁果”,品其甜、避其苦呢?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有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在小时候,他们都很顽皮,任何说服教育都无济于事。但是,苏洵并没有采用老祖宗的“棍棒教育”办法来强制教育孩子,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禁果效应”法。每当孩子玩耍的时候,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看到孩子来了,他就故意把书给“藏”起来。两个孩子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就以为父亲是在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于是,他们经常趁父亲外出的时候,把书“偷”出来看。从此兄弟二人一入“书门”深似海,他们再也离不开书了。慢慢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步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与苏轼、苏辙都被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世人称之为“三苏”。”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只要用对方法 ,所有教育孩子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把孩子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物人为地变为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但切记轻易把某些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事物当成禁果,以免人为地增加其吸引力,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

变压器用什么铜 2025-01-24

什么是锅炉参数 2025-01-24

什么胶不变色 2025-01-24

骑行什么手电好 2025-01-24

软管是什么材料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