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串标
评判串标通常依据以下标准:
商务标部分
报价异常:不同投标人的报价呈现规律性差异,如等差数列,或报价相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商务条款一致:多个投标人的关键商务条款(如付款方式、交货期限、质保期)完全相同。
技术标部分
技术方案雷同:不同投标人的技术方案在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设备选型等方面高度相似。
项目管理团队成员重复:不同投标单位列出的关键岗位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同一批人。
其他标准
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数额达到一定标准。
中标金额:中标项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
非法手段:使用威胁、欺骗或贿赂等非法手段。
行政处罚: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
其他严重情节: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围标串标认定方式
招标人泄露信息:在开标前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招标人与投标人勾结:招标人明示或暗示投标人压低或抬高报价,或授意修改投标文件。
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勾结:招标代理机构协助招标人串通投标人投标。
法律后果
中标无效,并可能处以罚款。
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取消一定期限内的投标资格,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其他注意事项
检查供应商的财务资料和在资质审定过程中发现异常。
检查投标保证金的转账凭证,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资金转移。
以上标准可以帮助评判是否存在串标行为。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情况,应引起重视,并可能需要进行深入调查。